3月31日,由央行牵头并于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共同成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以下简称网联)正式开始进入试运行阶段。并且已经完成了首笔跨行清算业务。本次交易发起方为腾讯财付通,交易内容为微信红包,而收付款双方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本次业务意味着多年以来第三方平台与各银行直接进行结算的时代彻底结束,而其对第三方支付市场又有何影响呢?
网联是插板
在移动互联网诞生之前,绝大部分的非现金交易都是通过银行卡来实现的,而这就涉及到跨行结算的问题,于是在央行的主导下,以方便银行之间进行跨行、跨区和跨境为目的的银联应运而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尤其是二维码诞生以后,由于银联在移动时代的反应迟缓,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与各大银行直接签订合作条约并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开始快速崛起。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几乎一夜之间就将传统的刷卡方式打入冷宫,使得刷卡基础薄弱的中国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世界头号移动支付强国。
支付习惯的改变在给予人们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例如欺诈、洗钱、赌博、腐败和资本外逃。由于银联只能监管实体卡和银行账户之间的交易流程,因此在央行和支付清算协会的主导下网联开始登上舞台。
网联平台上线后第三方支付模式发生改变
从上图可以清楚的看出网联的出现导致所有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必须通过网联才能完成与银行的结算,因此网联可被视为一个插线板。这也意味着央行可以真正做到线上线下的全方位管控。也正因为如此,网上有一种声音认为这种做法将让第三方支付走向末路,对此笔者持有不同的看法。
信誉保障促公平竞争
在网联出现之前,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自己去一家一家的和银行谈判。对于阿里腾讯这种大公司来说这并不复杂,同时银行对大平台在手续费上一般都有减免,但这对于中小型第三方支付平台可谓一道难题。
网联出现之后则不同。网联同银联类似,将承担起同各大银行关于合作方式以及费用方面的所有谈判并制定统一的资费及结算流程。所有第三方支付公司只要连到这个插线板上就自动获得了与所有银行进行结算的通道,这将帮助中小型第三方支付平台更好的同大平台进行公平竞争。
除此之外网联的股权架构很有深意。央妈和支付清算协会是控股大股东,其他股东都是第三方支付公司,银行则不允许参股。从中可以看出网联其实是央妈为所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组建的一个行业合作组织。而单一公司持股不许超过10%的规定杜绝了大型第三方支付平台控制市场的可能性。
最为重要的是第三方支付平台自问世以来,尽管发展迅速,但问题也接踵而至。诈骗、盗刷这些问题由于很难追踪资金流向,让用户蒙受损失的同时也为第三方支付市场蒙上一层阴影。而沉淀资金的用途和走向也成为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因此市场需要网联这样的平台进行管控防止出现黑天鹅事件。同时网联这对打击洗钱、网上赌博、腐败等金融犯罪起到很大帮助。
国之利器不可示与人
不知大家是否看过《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曾经有一个场景是孙茂才跟乔致庸说:
“东家,我告诉你,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国家获得社会财富的权力工具不能随便被人掌握,也许过去无监管下的第三方支付确实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性,但大家是否想过,如果未来支付的通道被私企所牢牢掌控,那么又该由谁来制约他们呢?从08年的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出失去了监管的金融机构一旦发生问题对国家经济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笔者认为,一个行业若想健康发展最终还是需要依靠政府的合理监督管理,而也有理由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好第三方支付的所有优势。
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关注我们,你就是意见英雄
微信公众号:yijianyingx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