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IT合作生态圈里,做好渠道常被称作“安身立命之本”,因为市场足够大的同时也存在细分行业需求与区域市场的差异,由此,IT合作伙伴在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也需要一个能够帮助他们业务成长的资讯与交流平台。
软集成与硬集成走向融合
为此,ZOL企业站重磅推出“天下渠道”栏目,将多年对渠道合作的资源聚合在这一平台之上,并通过全新升级的创新内容为渠道伙伴带来一手资讯,助力其业务向更旷阔的市场延伸。
作为专注于IT科技与渠道合作的媒体,ZOL企业站始终关注以下热点的话题:厂商如何创建一个适合自己的渠道,如何制定渠道政策以达到刺激渠道销售最大化,如何管理渠道以达到双方的和谐;渠道伙伴又如何发展自己,是该发展和强化物流能力,还是逐渐扩大自己在供应链环节上的覆盖?在经营竞争环境逐渐升级,转型日益成为渠道拓展第一要著的时候,渠道伙伴又该如何实现突围,找寻机遇?
在首期文章中,我们就先来谈谈系统集成里的两个重要角色:软集成与硬集成
就系统集成内部而言,应该把软集成与硬集成的概念区分开,对系统集成的范畴进行进一步细分,这样做有利于系统集成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里所谓的硬集成是指设备集成,是在IT建设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行业用户对系统集成的主要需求。但设备集成并不等于硬件简单的堆砌。它可以以单纯的纯硬件集成来展现,如攒网业务,也可以是通过软硬融合的方式实现方案融合。
实际上,设备集成等同于搭积木,自下而上、实现技术融合。硬件集成商即扮演着实施者的角色,也扮演着运维的角色。
软集成则指应用集成,是将软件与硬件相匹配的复杂集成,在云计算时代,其已经发展成为软硬一体化的方案形态。
软集成不仅是按用户的要求把系统连接起来的简单实施,更是通过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咨询、实施、服务等一系列解决途径,帮助用户业务创新。帮用户业务创新需要通过应用软件来实现,这也是SI提高核心价值的主要方式。
软集成公司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行业背景和解决方案,能够触及行业核心业务,有行业专家,与大厂商有良好关系,专注于某个行业,不会或很少向其他行业拓展。另一类关注的行业比较多,一般是从做硬件销售起家,有解决方案但不触及行业核心业务。
当然也有单纯做行业应用软件的,也有人把他们称为方案型ISV。但他们通常做的只是系统的某个或几个模块,无法形成产品单独推向行业用户,与其他软硬件产品整合成方案。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应该属于系统集成的范畴。
软集成与硬集成的分化是系统集成行业的一大进步,也是发展的必然。
而真正的系统集成应该是大集成,是“硬件×软件”的集成,而非“硬件+软件”的集成。目前,国内的所谓方案型ISV兼做了一些软集成,成为混合型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