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AI的逐步成熟,其相关应用也随之落地,各大云厂商纷纷搭乘AI班车推出平台AI服务,以近乎免费的价格吸引企业用户。但在笔者看来,厂商提供的平台AI算法基础,功能通用,用户需要的平台AI功能专用,算法需定制化。因此,企业若想使用云平台AI,必须自身进行二次开发。
云平台AI近乎免费
从深蓝、AlphoGo,到今天的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发展,AI应用也逐步落地。目前AI已可实现图像识别、语音及文字识别等功能,被应用于教育、医疗、交通和安防等众多领域。
图片来自recode
数据表明,2020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达到1190亿元,国内市场将达到91亿元,各商家自然不想放过这一香饽饽,云服务厂商同样想分得一杯羹,遂纷纷推出云平台AI服务。
以腾讯云为例,其云平台AI可提供文字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及智能鉴黄等服务,并提供免费接入,每月可免费调用10000次等优惠措施。阿里云、京东云和华为云等云厂商也同样提供类似AI服务。各云厂商虽在云AI产品类型和调用次数上有所不同,但在AI服务上均免费或极少收费。
云平台AI供需不一致
对企业用户来说,云厂商提供的AI服务可降低业务风险,同时减少重复性工作,节约人力成本,当前近乎免费的AI服务更使得企业毫无拒绝之力。企业确实可以使用云平台AI,但若想真正用于业务,恐怕尚有难度。
AI是由算法、算力、数据组成的,云只是算力平台,并没有行业算法,也不存在行业参数。
图片来自nicitpartner
一方面,云厂商提供的AI服务是广泛适用于各行业领域的,其AI功能通用并且简单,例如,利用AI将语音翻译成文字,云平台AI可能仅限于将语音"你好、吃饭了吗"翻译成汉字"你好、吃饭了吗"等简单用语,而对于各行业的专用名词,尤其是外国语言翻译成汉字时,云平台提供的AI服务可能就有心无力了。
另一方面,企业使用AI自然是为了发展业务,不可避免要进行专业并且深层次的应用,云平台提供的通用型AI功能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企业所需的AI专业运用和云平台提供的通用AI服务不一致。而解决供需不一致的唯一方法便是企业在云平台提供的AI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针对性开发。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云平台AI近乎免费 但急需二次开发//biz.zol.com.cn/693/6932309.html